足球妈妈,这个短语最初用来描述那些开车载孩子去踢足球并在一旁观看的妈妈们,这个称呼也会用在妈妈们自发为孩子的足球队集资的组织名称中。其后引申指家住郊区、已婚、并且家中学龄儿童的中产阶级女性。媒体有时候会把这类女性描述为忙碌或不堪重负,并且时常开一辆小型货车。此外,足球妈妈们给人的印象是把家庭的利益,尤其是孩子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更重要。
在当今美国,“足球妈妈”正与日俱增。所谓“足球妈妈”,指的是那些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足球场,并让他们接受专业训练的年轻母亲。为了使孩子在足球场上有更出色的表现,“足球妈妈”们甘心情愿地花费大量金钱,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几乎毫无例外地把送孩子上球场接受训练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投资”、“家庭战略部署”。
也许谁也说不清全美究竟有多少“足球妈妈”,但可以肯定地说,美国的“足球妈妈”越来越人多势壮,以致不少政治家亲自到足球场来拉她们的选票。随着“足球妈妈”的不断增多,高水平培训青少年的体育教练总是供不应求。据一项非正式调查,仅在南加州一地,就有500多名专门训练青少年的教练。在加州奥克兰,近些年来新出现了好几个少年体育俱乐部,担任球队主教练者年薪可高达9万美元,比大名鼎鼎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式足球队的主教练年薪还要高3.2万美元 。
足球妈妈的起源就是二战后中产阶级崛起,随着汽车、独门小楼成了中产阶级的标志,这一富裕阶层纷纷离开拥挤的城市,在郊区定居。郊区有的是绿地,空气新鲜,正好是踢球的地方。而中产阶级教育子女,特别强调体育,特别是集团项目,将之视为孩子学习未来生活竞争的开始。城里穷困的黑孩子玩篮球,郊外的中产阶级则送孩子踢足球,而且当妈的总是跟在屁股后面盯着。于是“足球妈妈”不胫而走。
不过,对“足球妈妈”和“垒球妈妈”的所作所为有异议者也为数不少。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在体育领域不顾一切地追求竞争优势之风是否正常?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出大价钱为自己的孩子取得优势地位究竟是不是明智之举?用大量的金钱来培育体育尖子是否会使神圣的体育运动本身受到侵蚀?更重要的是,会不会对参与其中的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不良影响?美国西海岸一个著名垒球组织的负责人麦克·桑佛森就批评说,美国的家长,其中特别是母亲们,已变得越来越疯狂。她们被一些表面的东西迷糊了双眼,因而看不清楚生活中真正美好的东西。
我曾有一次难忘的随队体验,那是在小熊哥三年级的时候,跟学校足球队参加全市足球赛,我也请假抽空随车帮忙。 那次比赛,只有我一个家长随队参加。参加比赛的有中年级、低年级两队,总数将近三十人。午餐时间,我看到让人咤舌的现象:餐厅送去的饭盒,许多孩子们都只扒了两口就说:「我吃~饱~了!」然后就把整
我曾有一次难忘的随队体验,那是在小熊哥三年级的时候,跟学校足球队参加全市足球赛,我也请假抽空随车帮忙。 那次比赛,只有我一个家长随队参加。参加比赛的有中年级、低年级两队,总数将近三十人。午餐时间,我看到让人咤舌的现象:餐厅送去的饭盒,许多孩子们都只扒了两口就说:「我吃~饱~了!」然后就把整盒饭拿去倒掉!
以前,我曾到美国小学参观,看到小熊的同学们浪费食物不眨眼,把热狗、汉堡、青菜咬几口后便整盘、整盘地倒掉!当时心中还颇有微词地想:「美国的孩子,实在太浪费了!」…今天却看到台湾孩子也一模一样?心中有许多莫名地感慨: 这一代的孩子,物质丰富不匮乏,所以从小到大没有饿过一餐,造成对于食物的浪费与漠然态度,看了实在让人心惊!
而且,孩子们倒剩饭方式很「随兴」,弄得满地都是菜渣;矿泉水喝了几口就随手放,一堆人分不清楚自己的是哪一瓶,只好又去开一瓶新的。由于所有的垃圾都要分类,偏偏老师带着另一队上场去比赛了,无暇管孩子;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我必须面对整理不完的垃圾、丢不完的矿泉水瓶…真的该多来一些家长帮忙的! 回台湾后,我发现台湾家长对于学校事物的参与程度,远远低于美国家长。把孩子丢给学校和安亲班就不管了,台湾家长真的这么忙?这么冷漠?不过后来我慢慢才了解:台湾双薪家庭很多,真的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此外,我也发现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当中年级的学长去比赛时,许多二年级的小男生完全不观摩,只躲在树荫底下打打闹闹、嘻嘻哈哈!
我纳闷地问:
「你们不去加油吗?」
「才不要,我怕热!」
怕热还来踢足球? 这些孩子常抱怨自己都没机会上场,现在我终于了解原因了… 与其抱怨教练不让自己上场,自己要先自强吧?
然后我总听到一声声理所当然的呼喊:
「小熊妈,我的矿泉水呢?怎么没帮我看好?(不满中…)」
「小熊妈,你帮我看着护膝!」(然后把护膝随手一丢!)
「小熊妈,我肚子饿了啦!!」
「小熊妈(直接把脚伸向我)---帮我绑鞋带,我不会绑!」
这些娇滴滴的小男生们,把「唯一随队的妈妈」当成了「自己的妈妈」?(还是菲佣玛丽亚?)理所当然地要我帮他们做事,却多半忘了「请」、「谢谢」这几个简单的字。我想,他们对待自己的妈妈,应该也是一样的态度吧?妈妈,难道是不支薪也不用感谢的佣人吗?
其实这些孩子都是很聪明可爱的,但是,看来生活教育与礼貌,还有很多要加强。
这次随车足球妈妈的经验后,回家后我开始强力要求自己的孩子:
1.常说:「请、谢谢、对不起」
2.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自己背!不要依赖别人,尤其是爸妈。
3.绝对不可以浪费食物!有机会的话,每年都要实行一次「熊族饥饿三十活动」!
小小的足球比赛,却看见台湾教育的缩影。当时很庆幸还好有跟来,除了能够帮上老师们一些忙,更借此警惕自己多注意一些教养上常见的盲点:
1. 要让孩子随时都有认真的态度: 出去比赛抓到机会就要观摩球技,而不是抓到机会就玩耍。
2. 要让孩子学会自理生活的基本能力: 如穿好衣服、自己会帮鞋带、管理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3. 要让孩子要懂基本的礼貌: 爸妈不是免费的佣人、对于其他人给自己协助,更要真诚地道谢!
4. 要使孩子有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能够靠自己做好事情,就不要靠别人!
▶ 父母的两种勇气:我看幼儿积木课
▶ 没有应该,只有感谢
▶ 孩子,请为18岁的那天做准备
*本篇文章由【家在婆娑美丽处:小熊部落】授权刊登
《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Facebook妈咪 Facebook mommy
Facebook mommy is a mom who spends 5 hours a night at the club, 10 hours a day asleep, 4 hours a day working, 2 hours a day shopping/eating/drinking coffee with her girls, an hour and a half showering and getting dressed, and 30 minutes with her kids taking "usies" and posting to Facebook using hashtags such as: #lovemybabies #kidsaremylife.
“Facebook妈咪”每天晚上有5个钟头泡夜店,白天10个小时睡觉,4个小时工作,2个小时购物、用餐、和闺蜜喝咖啡,一个半小时冲澡打扮,30分钟和自己的孩子自拍“母子照”,然后把照片上传到Facebook,贴上“爱我的宝贝”、“宝贝是我的生命”等标签。
足球妈妈 soccer mom
The phrase soccer mom generally refers to a married middle-class woman who lives in the suburbs and has school age children. She is portrayed as busy or overburdened, putting the interests of her family, and most importantly her children, ahead of her own. The phrase soccer mom derives from the literal, specific description of a mother who transports and watches her children play soccer.
“足球妈妈”一般指家住郊区、已婚、并且家中有学龄儿童的中产阶级女性。足球妈妈们给人的印象是忙碌或不堪重负,把家庭的利益,尤其是孩子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更重要。“足球妈妈”这个短语最初用来描述那些开车载孩子去踢足球并在一旁观看的妈妈们。
羊妈 Sheep Mom
“Sheep Mom” refers to an extensive way of ecation that sets only basic objectives but no core syllabus. Teachers can feel free to use any teaching method as long as most children can reach the goals.
羊妈,是种粗放式的教育方式,对一定年龄的孩子设有核心教学大纲,只提出基本教育目标,老师只要能让多数孩子达到目标,具体采用什么方式教学完全自便。
辣妈 yummy mummy
Yummy mummy is a slang term us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to describe young, attractive and wealthy mothers. A yummy mummy would have several children and yet remain a "girl-about-town", dressing fashionably and appearing well-groomed and carefree.
Yummy mummy是英国俚语,指那些年轻、漂亮又有钱的妈妈们。一位辣妈可能有好几个孩子,却还能保持着“城内名媛”的地位,衣着时尚,精心修饰,一副忧烦不扰的样子。
新妈妈的“牛奶大脑” milk brain
Milk brain can refer to feelings of disorientation and mental sluggishness reported by some mothers of newborn babies or total involvement in the care of a newborn baby, to the exclusion of almost everything else.
“牛奶大脑”可以指新生儿母亲表现出的情绪错乱和大脑反应迟钝的状态,也可以指这些妈妈们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身上,其他事物一概不予理会的情况。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拉尼娅被誉为“阿拉伯世界的戴安娜”,婚前是苹果电脑公司开发部的职员。她意志坚定、认真热情,被认为是约旦职业妇女的典范、媒体的宠儿。她积极参政,她是个尽职的足球妈妈,她是百分百的超级名模,拉妮娅已经成为一位国际明星。这位世界上最年轻的王后正变成整个阿拉伯世界甚至更远地方的领导者。
名模一般的拉妮娅生活中着装比较随意,这位天生的衣架子以不同风格的服装展现着自己不同侧面的魅力。
拉尼娅1970年8月31日出生在科威特,他的父亲费萨尔·亚辛是巴勒斯坦医生,“淘金”来到科威特这个盛产石油的国家定居。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谴责巴勒斯坦人充当伊拉克占领者的“合作者”,驱除了在科威特境内工作的300万巴勒斯坦人,拉尼娅随同全家来到了约旦。拉尼娅年轻漂亮,留着褐色的长发,她的巴勒斯坦血统被看成是阿卜杜拉国王的一张王牌,因为巴勒斯坦人在约旦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都是来这里避难的。
拉尼娅王后在科威特读完中学之后,到开罗大学继续深造,攻读管理专业,于1991年获得了相当于学士学位的文凭。
拉尼娅曾在开罗美国大学进修过财政和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安曼美国花旗银行谋到一个职务。通过朋友的介绍,拉尼娅结识了王子阿卜杜拉,两人一见钟情。
“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幻想过能嫁给一位王子,但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个仁慈的男人,他能满足我对一个丈夫和父亲的愿望”
1993年6月10日,她嫁给了侯赛因国王的大儿子,并为其生了一儿一女:4岁的侯赛因王子和两岁的伊曼公主。
婚后的拉尼娅通过她领导的约旦基金会,很快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从而促进妇女工作和帮助创办企业。
她还成立了一个援助受虐待儿童的机构,并充当儿童权利的辩护人。
一位外国外交官评论说,“她是一位很有天赋的年轻女性,和这个家庭的成员们一样有同情心、十分纯朴”。
除了参与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以外,拉尼娅还关心体育运动,负责约旦水上运动联合会的工作。
约旦基金会的一位与她合作的伙伴说,“她很平易近人,也十分理解人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她很真诚,喜欢接受挑战,而且知识丰富”。
1月19日,当侯赛因国王在美国经过半年的抗癌治疗之后、从表面上已经康复而重返约旦时,拉尼娅在电视屏幕上露面,她当时正在擦拭自己的眼泪。
她的一位亲友说,“那是喜悦的泪水。她当时和我们大家一样认为,国王成功地战胜了癌症”。
1999年2月7日,约旦国王侯赛因撒手人寰,其37岁的长子、新王储阿卜杜拉继任王位。侯赛因遗体安葬翌日,阿卜杜拉便签署一项正式法令,立自己28岁的妻子拉尼娅为哈希姆王国的新王后。拉尼娅一下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年轻的王后。没有几天,聪明、美丽、端庄的拉尼娅的画像便贴满首都安曼的街头。
自从当了王后之后,拉尼娅遍访全国的城镇乡村,了解穷乡僻壤的人民,支持小额贷款计划。她扮演了一个社会活动家的角色,大力支持儿童看护、反吸烟、妇女权利和全国电脑教育等方方面面的事业。
她出国旅行时,世界媒体注意到了她作为一个渐已成名的人物的天生丽质和优雅风度。
虽然有些人把拉尼娅看作国家团结的有力象征,但另一些人则担心她的血统会加强巴勒斯坦血统的约旦人争取对管理国家有更大的政治发言权的欲望。
拉尼娅深知这些问题的敏感性,因此她首先努力争取在贝都因边远地区的民众的民心,因为这些人历来是支持哈希姆王朝的基石。
她说:“这样做的目的是真正了解实际情况。我觉得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责任。我毕竟是在代表约旦人,因此必须时刻与人民保持接触。我想永远这样做。”
拉尼娅正在帮助她丈夫进行使其国家现代化的努力。这个国家的部落体制和任人唯亲的制度阻碍它向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发展。
年轻也可能是这对夫妇雄厚的资本——根据人口统计数字,约旦一半以上的人口在20岁以下,70%的人口不到30岁。
拉尼娅说:“我们国家人口年轻的事实意味着我们必须努力去满足他们的希望和理想。我也很年轻,这也就是说,那些希望和理想也跟我有关。”
但是,使约旦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的这种人口现实也带来了一个挑战——满足那些因失望而可能在资源匮乏的国家引起社会冲突的人的愿望。
拉尼娅说:“我知道这些问题根源何在——我丈夫也如此,也知道为什么他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时非常务实、非常注重行动。”
她说,创造更美好的前途的最大的希望在于开发国家的人才资源。而约旦的人才资源在中东地区首屈一指。
2000年4月,安曼王宫正式宣布:约旦王后拉尼娅又有身孕,预产期在今年9月。
阿卜杜拉国王夫妇膝下现已有一子一女两个孩子。小王子侯赛因今年6岁,公主伊曼4岁。王后此次有喜是王子还是公主并不重要,因为自去年开始继承亡父侯赛因之位的阿卜杜拉国王已经十全十美了:一双儿女,完美的妻子。
现在,这位年轻的国家元首正致力于使约旦告别贫困并防止社会动荡以及地区分裂的繁忙国事中。而拉尼娅,这位无论在中东还是在西方都受到广泛尊敬的美丽王后,则随时准备出现在丈夫的身边。